提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样的画面:身穿厚重的“大白”防护服,与病毒赛跑,在方舱隔离点奔忙或是挨家挨户为大家核酸采样。其实,和医护人员一样,服务一线的后勤保障人员也是“最美逆行者”,他们一起拼尽了全力,为守护上海、守护这个特别的春天而战。 4月2日,一支由浦南医院组建的80人医疗队浩浩荡荡从医院集结、出发,正式进驻浦东新区太平洋金融学院隔离点,与老年医院一起承担7000余个隔离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 “不知不觉已经在南汇太平洋金融学院方舱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和叶晓佟是作为后勤保障人员第一批进驻的。记得第一天来到方舱已是晚上了,和晓佟一起给大家安排住宿,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开车送领队去方舱指挥部联络沟通、为第二天正式开舱做准备,当晚我们一直到11点才回到酒店。”浦南医院后勤保障部的张伟回忆着当时的一幕幕。 南汇太平洋金融学院方舱是个“大家庭”,包括住院患者、医疗队、志愿者、安保人员等。要把这些人的衣食住行都安排照顾好绝非易事。“我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千头万绪,需要细心和耐心。后勤保障工作不仅要能随时高效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舱内医疗工作有序运行,还要全力保障好一线医护人员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张伟介绍说。“饭菜很可口,物资供给也很及时,感谢咱们浦南的后勤人员,让我们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工作中!”在方舱工作的浦南内分泌科医生甘云霞说。 对于这场没有“硝烟”的保障战,浦南医院的物资保障科24小时轮流值班。由于工作没有规律性,工作、捐赠物资来了要及时接收,立刻核实统计及入库。有时在深夜或凌晨,大家还在忙着收货,有序登记入库。除此之外,每天还要负责进入方舱污染区接收患者的核酸采样标本并交接给转运车辆送至医院PCR实验室。由于方舱的工作特殊,所以医护们入住宿舍后产生的生活垃圾成为了医疗废物,每天晚上还需要物资保障科及时清理处置。 由于南汇方舱运行初期未配置交通工具,而大家的宿舍与方舱有7公里的距离,所以每次都由物资保障科开着一部9人坐面包车分批接送,每个来回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加上医护人员要换班工作,所以物资科需要每天几乎是不停地在接送医护人员往返的道路上。“当时整个方舱里的环境非常不好,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到处堆放的建筑材料让道路崎岖不平。特别是进入污染区的一段道路晚上没有任何照明,基本都是伸手不见五指。所以我开车直接进入污染区的警戒线旁,然后打开车辆大光灯照明、方便医护人员进出,感觉自己就像个移动‘灯塔’。”物资保障科的郑克非介绍。 “虽然我们不是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但每次听到进舱的医护人员说今天又解离了很多患者,我们内心也是非常开心的!有这么多人一起坚守,工作虽辛苦,但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好方舱的后勤保障任务。”后勤保障科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