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新闻
援外团队合作,助力摩患康复
发布时间:2022-02-07


近日,援摩医疗队塔扎分队所在的Ibn Baja医院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个高血糖伴左上肢严重感染的摩洛哥患者。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平素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前一周左手不慎被机器碾压伤,自行换药后愈合不佳来院就诊。

患者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性患者,居住在离塔扎约80公里的偏远山区,交通进出十分不便。周边最近的医疗机构离家约20公里,需要走约近4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他这次来就医还是借助一位在塔扎开出租车的亲戚的帮助才来到医院的。

患者入院时左上肢肿胀明显,较正常的右手臂粗了近一倍,左手背皮肤缺损、左手无名指发黑坏死,左手背渗出明显,伴有阵阵恶臭。援摩医疗队队员内分泌科医生刘奇接诊后,查患者随机手指法血糖大于33.3mmol/L,尿酮体3+++,血象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考虑存在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左上肢严重感染。医生立即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加强抗感染、补液、伤口换药、骨科会诊等处理,并为患者严密监测血糖,指导患者饮食。

经过近1周的精心调控,患者的血糖逐渐稳定,但伤口处理起来却很棘手,由于患者整个左上肢肿胀明显,且前臂皮肤有发黑坏死情况出现,摩洛哥当地骨科医生建议患者截肢,但患者家属考虑患者年龄不大,截肢对今后生活影响较大,故希望能保肢。援摩的中国骨科医生华筠毅查看患者伤口情况后,建议可以先截除坏死的无名指,然后尽量暴露伤口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引流,换药,根据后续伤口愈合情况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换药的过程是漫长的,也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证伤口换药的质量,骨科华筠毅医生、内分泌科刘奇、消化科单洁龄医生、摩洛哥护士轮番上阵,经过中摩两国医护人员将近2个多月的通力合作,患者的手臂肿胀明显消退,腕部上方的伤口完全愈合,仅剩手背部皮肤伤口未完全愈合,但也已长满了新鲜肉芽组织。华筠毅医生考虑患者手背皮肤受损严重,靠自行愈合难度较大,建议行植皮手术治疗。但由于Ibn Baja医院既往未开展过相关手术,且缺乏相关器械,所以遇到此类病人都是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为了减少病人的来回奔波之苦,华筠毅医生决定利用援摩医疗队自备器械,在Ibn Baja医院为患者行植皮手术治疗。

20211210日 在塔扎Ibn Baja医院,援摩医疗队麻醉科陈卫东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全麻,华筠毅医生从患者的左大腿处取皮,移植到患者左手背上,整个过程顺利。术后一周左右,患者的手背皮肤已基本愈合,掌心处渗出亦明显减少,血糖平稳,予以出院。为进一步指导出院后患者的血糖控制、伤口换药及手功能康复,两位中国医生(内分泌科刘奇、骨科华筠毅)又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远程实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伤口换药等,患者居家期间的空腹血糖维持在5.5-7.8mmol/L,餐后血糖7-11mmol/L,左手背伤口完全愈合。

患者及家属专程从大山里再次赶到Ibn baja医院,向中国援摩医生表达了深深地敬意。援外医疗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它不仅需要医生们有高超的医术,而且还要有高尚的医德。要学会融入当地社会,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尽快解除病人的疾苦。援摩医疗队塔扎分队队员之间由于相互比较熟悉,交流方便,团队协作为病人施治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中国医生的高效协同配合工作,既是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同时也是在打造一张援外医疗特有的“中国名片”。

 

医院地址
临沂路279号


联系电话
021-20302000
  •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浦南医院